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日活(ID:Japan-Life),作者:一Hitomi。
“林住期”这个概念首次传入日本,是在1989年。
印度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期,从出生到25岁,是专注成长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家住期,从25岁到50岁,是步入社会,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林住期,从50岁到75岁,是摆脱世俗困扰,按照个人意愿自由生活的阶段,也被认为是真正地活出人性的时期。
第四阶段为游行期,从75岁到去世。这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不被任何事物所限制,像个孩子一样在玩乐中走向终点。
把林住期这一概念身体力行地传入日本的,是纪实作家桐岛洋子。桐岛有两女一子,共三个孩子。在最小的孩子高中毕业,决定去美国留学的那年,她刚好50岁。也是在这一年,她带三个孩子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世界之旅。
这场旅行,被她叫做“家庭解散之旅”。旅行结束后,她搬去加拿大温哥华,按照自己的意愿独居,从此不再参与儿女的人生。
在全球老龄化、全球长寿化的今天,林住期的概念逐渐在日本普及。宗教学家山折哲雄于2000年11月出版了《活在林住期,离家舍业的第三个人生阶段》,书中记录了四个日本人的林住期生活。不走俗路,也非圣贤,他们开拓了作为自由人的人生航线。
2008年,作家五木宽之出版了《林住期》一书,主张林住期是人生的黄金期,应该在这个年龄段重新进行人生设计。这本书在今天也是日本人的人生指南之一。
归纳上述三部作品的主张:林住期就是在告别社会身份的同时,也要学会放下为人父母的责任。有些父母不肯放下责任,不完全是为了孩子,而是通过参与孩子的人生来获得存在感。
今天日活要介绍的,正是一位实践林住期的日本女性山下桑。
走过镰仓闲静的住宅区,面前出现了108层石阶。拾阶而上,就来到了山下家的门前。山下做过杂志的造型师,后来成为竖琴演奏者,这是她两年前买下的老宅。
迈入玄关,最先看到的是红砖和水泥铺就的地面。古旧的木桌与木椅,加上逶迤至地的白麻窗帘,一种进入了异国空间的感觉。
2年前,儿子前往美国留学,女儿搬到了公司附近,作为单亲母亲的她,忽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第一次看到这个家,真的是老宅漏屋,地板有部分塌陷,屋内有雨水渗入的痕迹。但就位置和外观而言,实在是钟情不已,还能和其他三户人家共享一个四季植物的小院子。
儿女自然是反对母亲一个人搬到陌生的城市独居,同时认为房子过于简陋。山下在儿女的劝说下一度放弃,但心里的那颗火种轻易不肯熄灭。
同一时期,她前往冈本太郎纪念馆参观,在纪念馆的书店里,随手拿起一本冈本的著作翻看,“如果迷失方向,就把赌注押在危险的路上。”
瞬间醍醐灌顶,心地清明!在儿女的成长道路上,她总是鼓励他们,想做就去做吧。现在轮到自己了。
地板、棚顶、墙壁全部撤去,基干部分由专业团队负责,而软装部分,则由山下带着朋友蚂蚁搬家般的完成。
比如用来铺地的红砖,是在附近的家居中心购买的,一共630块,3.5公斤一块。家居中心的小货车一次最多装100块,分成7次才送到,外加25公斤的水泥。
红砖就卸在108个台阶的下面,需要她和朋友一点点运到家中。两人不由地相视苦笑,“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尽管山下也喜欢崭新的房屋,但借助朋友们的力量打造出来的小房子,更有被保护,被关爱的感觉。
每到周末,新邻居和老朋友便在这里聚会。因为是红砖铺就的地面,大家也不用脱鞋子,也不怕天气不好,谁都可以轻松地迈入其间,自在地坐到一起。
一张白色的圆鼓鼓的单人布沙发是客厅的中心,也是山下为了纪念林住期的开启买的中古品。通常,她喜欢坐在这里,看着窗外的风景,抚弄莱雅琴。
如果说时常跟朋友们相聚的,红砖铺就的餐厅,是她生活里动的一面,那么这个以沙发为中心的客厅,就是她生活中静的部分。
莱雅琴,半抱怀中,以指腹轻轻拨弄,琴弦的震动会带动经络,形成一种治愈的效果。山下与莱雅琴的相遇,是在2000年。当时两个孩子接受的是华福德教育。该教育模式将莱雅琴定义为一种音乐疗法,并且纳入了学校课程。
在乡下生活,很多事物都是初次体验,包括第一次拿起电锯,劈柴烧火。山下认为,“跟都内生活相比,少了很多便利,但身体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体力和肌肉都在明显增长。”“在50多年的人生里,现在是最健康的状态。”她笑着说。
在告别为人妻这个身份,又告别为人母这个责任后,该如何自处?今年57岁的山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由我要去日本(www.51gojapan.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