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日本通经授权转载。
日本动漫,不行了吗?
剧荒的夏天,有这么一家三口火爆全网。
《间谍过家家》不仅收获众多“自来水”,在“老二次元”群体中也口碑逆天。
甚至没播出的时候就出现了各种手办预售。
好久没有见到日漫这样的盛况了。
最近这几年,日漫在中国的国民度越来越低了,像《灌篮高手》《火影忍者》这样全民皆知的动漫越来越少了。
日本动画是不行了吗?
日本动画集体断层?
提起日本动画,你会想起哪些作品?
《哆啦 A 梦》《灌篮高手》?
还是《火影忍者》《海贼王》《名侦探柯南》?
但这些都是上世纪的作品了。
当然最近几年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
《工作细胞》《神之塔》《隐瞒之事》……
但对于非二次元观众想必非常陌生,国民度大不如从前。
除了出圈越来越难之外,口碑稳定的神作也越来越少了。
很多作品都逃不过“三集定律”。
推出不久就被急急捧上神坛的动画,大多都有精彩的开头,但这份“精彩”很难延续到结尾。
《弹丸论破》系列原作是有口皆碑的游戏,第一季的改编也算可圈可点,但 2016 年推出的《希望篇》《绝望篇》两部动画豆瓣评分均在 7 分以下。
《食戟之灵》漫画原本在《少年 JUMP 》顺位前列,但连载中途突然重心一转,从“科学做菜”变成了老套的“超能力料理”,口碑滑落,最后漫画也草草完结。
还有第一季广受好评的《约定的梦幻岛》。
故事的开头,是生活在孤儿院的主角团们发现,在围墙里被精心抚养的孩子们是为鬼提供的食物,所谓的孤儿院是食物的饲养院,发现了真相的主角团开始计划逃出去……
抓人眼球的设定,在一开始就收获了好评,第一季动画的B站评分高达 9.8,但第二季直接跌至 2.7。
即便是如今爆火的《鬼灭之刃》也陷入改编瓶颈。
这从《游郭篇》首集扩大到 45 分钟就可见一斑。
首集明明篇幅要多一倍,但内容信息量非常稀释,有的地方一个镜头能拍完的内容,却用了三个镜头拍。
这种稀释应该是有意为之——让 IP 保值延寿。
因为原作漫画早已完结,想要拉长这个如今以动画为中心的 IP,自然是放慢整个动画的出品进程。
比如拆分剧场版重播,放慢叙事速度等,因此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同样是 JUMP 系的《咒术回战》也延续了这样的 IP 模式。
日本动画在我国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四个世代。
第一代是《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聪明的一休》等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作品。
第二代是《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名侦探柯南》这些大家相对熟悉的作品。
第三代则以 CLAMP 的《魔卡少女樱》为起点。
它带出了“萌”这个统辖日本二次元圈 20 年的核心要素,在此之后的许多作品都将“萌”作为一种要素加入其中,甚至有只以萌为核心的废萌作品出现。
第四代则是以《凉宫春日的忧郁》为代表的轻小说改编派作品。
如果一定要画一个明确的衰落时间,那日漫产业的抛物线顶点就是 90 年代。
明明产业链高度发达,为何这些年的好作品远不如之前那样丰富?
衰落竟因产业链过熟?
这跟高度成熟的产业链分不开。
上世纪 60 年代,为了与东映动画争夺电视台的动画播放权,手冢治虫开创了被日本动画界沿用至今的轮替制。
所谓轮替制,就是用一个 5 人团队,让他们轮流担任其中一集的编剧、原画、分镜、摄影、动检、录音等所有负责工作,这样便可应付每周要制作一集的阿童木。
诚然这能加快生产周期,但它也埋下了隐患。
因为日本的轮替制要求制作过程中完全不沟通的几部分人同时制作一部作品的不同部分,所有的创作小组必须保持高度的一次性,但凡其中有一组做出哪怕很小的尝试或改进都会变得非常突兀。
这就很容易造成作画崩坏。
所以,为了避免事故,他们会在一开始规定好所有细节,整个创作过程中不能有任何偏差。
虽然这样可以让日本动画变得更加精美高效,但也限制了个体的创作性。
宫崎骏就对这种商业模式有所不满。
他认为,这种制作手法有损动画的艺术性,对动画的从业人员极度不公平。
高度成熟的产业链也非常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整个动漫产业的盈利大头是周边。
人物形象可以出玩具,配乐可以出OST,知名声优配了音可以出角色歌,还有扭蛋、书签、手办、线下活动、音乐会、设定集甚至是反向推出游戏。
《神奇宝贝》吸金250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畸形。
实际做工作的人只能分享到制作成本的收益,版权方、发行方和周边厂商却拿走了更多的利润。
而即便是制作成本,分配也是很不公平的。
尤其是新人原画师,常规薪资低于日本大学生就业平均薪资线 50% 左右。
《白箱》展现了动画制作的现状
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全力画 8 个小时,月薪只能勉强 5 万日元,折合人民币 3000,更别说那些做上色和补间动画上不了 staff 表的参与者了。
所谓的衰退,也是因为新人薪资太少,导致以动画为工作目标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日本TV动画数量变化
结果导致的就是赶鸭子上架,日本动画人才被稀释了。
本来 5 个老手带 5 个新人做一部动画,现在是 2 个老手带 8 个新人。
数量是上去了,但质量却下降了。
而市场对日本动画刻板印象也让日本动画走上了“绝路”。
日本动画就应该是 2D,即便是 3D 的也要做成像 2D的。
像《恶之华》《苍蓝的钢铁琶音》《希德尼娅的骑士》,在画面上拼的都是谁能用非 2D 的技术做出 2D 的效果。
这不仅阻碍了日本动画的技术进步,而且让二维动画产能达到极限,动画人没日没夜地加班。
二维动画的人才缺口非常大,尤其作画和美术,发展3D动画不是二维不好,而是二维产能已经达到极限。
成熟产业链的一个弊端就是很难创新,当文化创意产业都不再拼创新的时候,这个产业就会僵化。
如果你关注日漫就会发现,当某个题材的轻小说火了并且动画化,那么接下来的一年里一定会出现扎堆现象。
比如十年前满大街的后宫动画,现在满大街的异世界转生龙傲天。
《被神捡到的男人》《我立于百万生命之上》都是转生系的作品,虽然质量达不到当季的平均水平,但是它们的点击量都不错,这样的结果就是同类模板化作品越来越多。
同时为了适应快节奏的方式,故事更新一定快,内容不能复杂。
这就导致在这样的竞争当中,更流水线的东西更容易脱颖而出。
而且现在的日本动画团队都倾向于和网飞等流媒体合作。
限制少、经费足。
但流媒体平台和传统动画番组不同,他们更青睐 IP,喜欢数据测算出来的东西。
现在大多数动画企划,在企划阶段就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受众。就像迪士尼,编剧甚至能猜到观众的反映,然后据此设定了每一个要素的出现节点。
这就进一步禁锢了审美,题材也越来越窄。
这种现象是产业成熟的必然。
因为对于投资商来说,动画本身所带来的价值远远比不上周边的附加值,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将动画当作将要贩售的周边的一个巨型广告。
《网球王子》就是 IP 开发的典型例子,不仅有舞台剧、周边商品,官方还会每年开展类似人气投票的巧克力排行榜,第一名花落谁家成为每年的圈内固定话题。
在这种情况下,愿意为了某一角色购买大量衍生品的“粉丝”受到了重视。
存续时间长的人气角色,才能有更多推出周边商品的机会,这导致作者会进一步考量人物的商业化价值,高人气角色很难干脆“退场”。
所以即便制作精良,人设讨巧,声优顶配,但却留不下什么深刻印象。
迎合潮流却反被抛弃?
meme 指的是“迷因”,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流行梗,因为模仿而快速传播。
这种网络 meme 的流行就挤压了其他动画的生存空间。
Meme 的流行让现在的动画更重视自己的造梗能力,迎合潮流能火,出圈的不是作品,而是作品里的梗。
但 meme 的流行只是虚火,因为这些传梗的人并不一定是愿意花钱的真实爱好者。网络会放大 meme 的传递,但不能保证 meme 的转化率。
然而一个大火的 meme 病毒式的传播,必然会带来讨论度,这就挤压了其他动画的空间,最终必然陷入对 meme 迎合的恶性循环。
迎合潮流没有错,但潮流却是缺少丰富性的。
除此之外,动画电影的质量滑坡也是一个打击。
近些年,动画电影确实面临着一个青黄不接的局面。
宫崎骏老了,押井守不做动画电影了,庵野秀明沉迷哥斯拉、奥特曼;
细田守沉迷养娃,今敏英年早逝,新海诚搞来搞去就是少男少女的都市爱情;
渡边信一郎估计现在也拉不到再做一部规模同等于星际牛仔剧场版的钱了,就算钱到位了,年纪也大了,能不能肝得动也是个问题。
一切似乎难以理解,但又合情合理。
这种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是必然结果。
所以真的是日本动画变了吗?我想其实不然。
动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商业手段,更像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人们的需求。
有时候可能不是动画变了,而是我们变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id:ink20160101),日本通经授权转载。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由我要去日本(www.51gojapan.com)整理发布!